找到相关内容5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陀教育方法与理想

    之困窘,便顶礼佛陀,恳请供养马麦以救急,因为他身边没有更好的食物。佛陀愉快地接受了。马麦又粗又涩,难以下咽,但佛陀却吃得津津有味。阿难看到这种情景,忍不住落泪。佛陀劝他说,佳肴与马麦都是食物,下应存有...

    夏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2464636.html
  • 当佛陀遇到孔子:比较二人之教育观

    树林里安居,以马麦充饥,度过了三个月的艰难日子。佛陀以自己的身体力行,来教育弟子在遇到特殊困难时,所应取的态度及如何克服之方法。对此,《论语·卫灵公》所说孔子“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”,其情况与上述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陀|孔子|因材施教|对机说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74770985.html
  • 【断淫利器】佛说四种决定清净明诲(注音+白话文)

    这个人的无始无终地宿债一时便会勾消了结,长久出离世间,永远脱离各种漏行。 虽未即明无上觉路,是人于法已(yi)决定心。若不为此舍身微因,纵成无为,必还生人,酬其宿债。如我马麦,正等无异。汝教世人修三摩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5975296.html
  • 四种清净明诲浅释(宣化上人)

    必还生人。酬其宿债。如我马麦正等无异。 如果舍不得在身上点灯或燃香的微因,来忏除业障,纵然得到无漏无为,但还要回来人间,偿还人的宿债,好像我在毗兰邑中食马麦之报一样。 兴起行经:昔舍卫国毗兰邑,阿耆达王,请佛及五百比丘至其邑供斋三个月。佛及僧众抵邑后,魔即入宫来惑王,王就忘却供斋之事,邑内又适逢饥荒,无从乞食,幸有马师将马麦一半来供佛及僧。至九十日后,王才醒悟,向佛求忏。舍利弗便问佛是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述

    |四种清净明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922054588.html
  • 经典中的鸟语花香

    宝生如来即坐于此座上。  马嘶鸣时,其鬣毛逆立;密教之降三世、大威德等忿怒明王之顶发大多类此,故称马王髻,系用表忿怒之义。马所食之麦,称为马麦。佛住世时,曾受阿耆达王之请,至彼国结夏安居,值遇灾荒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4954560.html
  • 妙云集导读(十九)佛在人间(四)

    什么此生还会有饥馑年头“三月食马麦”的困苦遭遇?这一类的思考,就会在佛弟子心中酝酿著。  就说一切有部的诠释,原因很简单,因为佛陀的色身有漏,虽说他久劫不杀,但若过去久远劫前曾有杀生之业,一旦业果成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868487.html
  • 白话百喻经故事(上)

    的方便办法,有时故意说些逗引众生的浅近道理,或示现凡夫的行相动作,或现受『金枪马麦』等果报,这等都是为众生作方便的示现。有些人竟专拿这些浅迹或示现的缺点也来东施效颦,或者讥讪毁谤,结果於佛法中永远失掉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294916435.html
  •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:和谐社会从心开始

    ;有些人因为心怀嫉妒而与佛陀为难,在大众集会上辱骂佛陀、误导民众令佛陀和弟子三个月没有供养而只能靠吃马麦度日。在佛陀晚年,他的堂弟提婆达多甚至多次想谋害佛陀,迦毗罗卫国因受萨罗国琉璃王的入侵而使释迦...

    净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5439195.html
  • 佛陀圣诞与供奉佛指舍利的历史意义

    如斯雪山苦行六年,仅以马麦充饥,甚至日仅一粒,形体枯瘦如柴,仍未见道。他发觉这并非最好的选择,为了求道,还必须有身体的保证,于是,放弃苦行,渡过尼连禅河(Nairanjana)沐浴,更衣,接受牧女的...

    觉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848230.html
  • 月溪法师成道记

    年苦行、孙陀利谤、金枪、马麦、琉璃王杀释种、乞食空钵、旃遮女谤、调达推山、寒风索衣、双树背痛,既然明心见性,还有业障么?   答:自性中业障、福障了不可得,古人云:“若欲忏悔者,端身念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71557715.html